紹興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一)

發(fā)布時間:2018-12-2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紹興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一)

紹興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一)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紹興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一) 正文

漢語言文字學Chinese Philology
(專業(yè)代碼:050103)
 
【專業(yè)簡介】
漢語言文字學碩士點現(xiàn)有成員共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4人具有博士學位,1名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詞匯學、方言學、語法和修辭學等。近年來,學科成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持教育部、浙江省社科基金項目10予項,出版專著7部,在《中國語文》、《方言》、《語文研究》、《當代修辭學》等語言學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論文20多篇 。
一、培養(yǎng)目標和要求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備扎實的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具有獨立學習、研究的能力,能勝任大專院校、各級文化機關的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具體的培養(yǎng)要求:
1.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事業(yè)心,身心健康;
2.掌握漢語言文字學堅實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了解本門學科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動向,有獨立從事漢語言文字學或相近學科的教學、科研或文化工作的能力;具有求實、嚴謹?shù)目茖W作風;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本專業(yè)外文文獻的閱讀,并能準確地撰寫論文外文摘要;
4.具有較強的信息收集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活動能力。
二、學習年限
本專業(yè)標準學制為3年(前3學期完成學位公共課、學科平臺課、學位專業(yè)課和專業(yè)選修課、導師課程、跨學科課程的學習,同時完成必修環(huán)節(jié)和碩士學位論文開題等工作,后3學期撰寫學位論文并進行答辯),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特別優(yōu)秀的研究生,可申請?zhí)崆爱厴I(yè)。
三、研究方向
序號 研究方向名稱 簡    介
1 方言學  Dialectology  方言語音詞匯語法研究
2 語法學  Grammar 現(xiàn)代漢語語法、語用研究
3 社會語言學 sociolinguistics 社會語言運用以及語言變異研究
 
四、課程設置計劃
詳見本專業(yè)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課程計劃表。
五、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
參見《紹興文理學院關于攻讀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的說明》。
六、培養(yǎng)方式與方法
本學位點采用導師負責與導師組集體指導相結合的培養(yǎng)方式。 強調學生研讀漢語言文字學經典名著和前沿論文,注重漢語事實的調查和描寫,通過學術論文案例分析、課程論文和讀書筆記的寫作、學術報告與研討、研究沙龍的活動以及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進行有效訓練,強化學生的語言研究的基本功。提倡師生合作研究課題,通過合作研究實踐,訓練學生學術思維、研究方法和寫作技巧。 
七、科研能力與水平及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1.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基本要求
熟悉本學科已有成果和前沿進展,掌握本學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獨立進行學術研究,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正確把握學術規(guī)范,論文寫作達到本專業(yè)學術期刊發(fā)表水平。
2.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學位論文的選題富有新意、材料翔實,方法得當,結構合理,語言流暢、具有邏輯性,結論可靠,行文、注釋與參考文獻等合乎學術規(guī)范。論文字數(shù)在3-5萬字。第3學期末至第四學期初完成開題報告;第5學期進行中期檢查(或預答辯);第6學期中組織答辯。
八、須閱讀的主要經典著作和專業(yè)學術期刊目錄 
1.必讀書目
[1] 《方言箋疏》,漢揚雄著,錢繹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
[2] 《說文解字注》,許慎撰,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3] 《方言疏證》,漢揚雄著,晉郭璞注, 戴震疏證,萬有文庫本
[4] 《說文通訓定聲》, 朱駿聲著,武漢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
[5] 《中國音韻學研究》,[瑞典]高本漢著,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6] 《廣韻》,陳彭年等修,四部叢刊
[7] 《集韻》, 丁度著,揚州使院重刊本
[8] 《語音學教程(第5版)》,彼得·賴福吉著,朱曉農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9] 《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 袁家驊等著  語文出版社, 2001年。
[10] 《漢語方言學教程》, 游汝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
[11] 《方言與中國文化》,周振鶴、游汝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 《漢語方言學》,李如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 《中國文法要略》,呂叔湘,商務印書館,1987年。
[14] 《語法講義》,朱德熙,商務印書館,1989年。
[15] 《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朱德熙著,商務印書館,2001年。
[16] 《漢語語法學》,邢福義,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17] 《語法理論綱要》,范曉、張豫峰等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18] 《語法研究入門》,呂叔湘等著,馬慶株編,商務印書館,1999年。
[19] 《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張伯江、方梅,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0] 《漢語語法學史稿》(修訂本),邵敬敏著,商務印書館,2006年
[21] 《中國語法學史》,龔千炎著,語文出版社,1997年。
[22] 《漢語語法化的歷程》,石毓智、李訥,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23] 《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張敏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24] 《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劉丹青,商務印書館,2003年。
[25] 《現(xiàn)代漢語句型》,李臨定,商務印書館,2011年。
[26] 《漢語語法學》,張斌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27] 《現(xiàn)代漢語描寫語法》,張斌著,商務印書館,2010年。
[28]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呂叔湘著,商務印書館,1979年。
[29] 《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研究》吳福祥編著,商務印書館,2011年。
[30] 《語言類型學和語言共性》,(美國)威廉·克羅夫特著,龔群虎等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31] 《語言共性和語言類型》,伯納德·科姆里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32] 《不對稱和標記論》,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33] 《歷史語言學》,徐通鏘,商務印書館,1996年。
[34] 《漢語口語語法》,趙元任,商務印書館,1979年。
[35] 《現(xiàn)代漢語詞類研究》,郭銳,商務印書館,2002年。
[36] 《中國語歷史文法》,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第2版
[37] 《馬氏文通》,馬建忠著,呂叔湘、王海棻《馬氏文通讀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8] 《句法理論的若干問題》,喬姆斯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39] 《漢語動詞用法詞典》,孟琮等著,商務印書館,1999年。
[40] 《中國現(xiàn)代語法》,王力著,商務印書館,1982年。
[41] 《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fā)展》,董秀芳著,商務印書館,2011年。
[42] 《漢語描寫詞匯學》(重排本),劉叔新,商務印書館,2005年
[43] 《漢語描寫詞匯學》,劉叔新著,商務印書館,1990年。
[44] 《語法調查研究手冊》,劉丹青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45] 《二十世紀的漢語詞匯學》,許威漢著,書海出版社,2000年。
[46] 《漢語詞匯研究史綱》,周薦著,語文出版社,1995年。
[47] 《方法:語言學的靈魂》,朱曉農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48] 《語言規(guī)劃研究》,陳章太,商務印書館,2005年。
[49] 《漢語詞匯研究》,葛本儀,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年。
[50] 《漢語詞義學》,蘇新春,廣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51] 《古漢語詞匯綱要》,蔣紹愚,商務印書館,2005年。
[52] 《社會語言學研究》,徐大明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
[53] 《中國社會語言學》,郭熙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54] 《社會語言學》,戴慶夏著,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993 年。
[55] 《社會語言學》,陳原著,商務印書館,2004年。
[56] 《當前我國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化問題》,呂冀平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57] 《語言規(guī)范精要》,劉興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
[58] 《語言論》,布龍菲爾德,商務印書館,1985年。
[59] 《論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fā)展的影響》,洪堡特,商務印書館,1997年。
[60] 《普通語言學教程》,費爾迪南·德·索緒爾著,商務印書館,1985年。
 
2.選讀書目
[1] 《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胡明揚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 《語法哲學》,葉斯柏森,語文出版社,1988年。
[3] 《語言問題》,趙元任,商務印書館,1980年。
[4] 《簡明漢語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5] 《現(xiàn)代漢語詞匯》(增訂本),符淮青,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6] 《漢語語匯學》,溫端政,商務印書館,2005年。
[7] 《語用頻率效應研究》,鄒韶華,商務印書館,2001年。
[8] 《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呂叔湘,商務印書館,1999年。
[9] 《語法答問》,朱德熙,商務印書館,1985年。
[10] 新著國語文法》,黎錦熙,商務印書館,1987年。
[11] 《漢語史稿》,王力,中華書局1980年。
[12]《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丁聲樹等,商務印書館,1961年。
[13] 《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蔣紹愚、曹廣順主編,商務印書館,2005年。
[14]《現(xiàn)代漢語語法探索》,胡裕樹、張斌,商務印書館,1982年。
[15]《現(xiàn)代漢語虛詞散論》,陸儉明,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16]《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3版),陸儉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7]《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陸儉明,商務印書館,1993年。
[18] 《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志村良治著,江藍生、白維國譯,中華書局,1995年。
[19] 《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沈家煊主編,商務印書館,2005年。
[20]《現(xiàn)代漢語語法理論研究》,王維賢,語文出版社,1997年。
[21] [22]《沈家煊自選集》,沈家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3]《邵敬敏自選集》,邵敬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4]《馬慶株自選集》,馬慶株,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5]《動詞與動詞性結構》,馬慶株,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
[26]《漢語動詞的配價研究》,袁毓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27]《現(xiàn)代漢語疑問句研究》,邵敬敏,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
[28]《漢語量范疇研究》,李宇明,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29]《現(xiàn)代漢語方所系統(tǒng)研究》,儲澤祥,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30]《語法的認知語義基礎》,石毓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31] 《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陸儉明、沈陽,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32] 《漢語篇章語法》屈承熹著 潘文國等譯,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年。
[33] 《近代漢語語法研究》,俞光中、植田均,學林出版社,1999年。
[34] 《語言學前沿與漢語研究》,劉丹青(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5] 《白話語匯研究》,香坂順一著,江藍生、白維國譯,中華書局,1997年。
[36] 《現(xiàn)代漢語方言概論》,侯精一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37] 《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詹伯慧,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38] 《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王福堂,語文出版社,2005年。
[39] 《南部吳語語音研究》,曹志耘,商務印書館,2002年。
[40] 《漢語語義學》,賈彥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2版。
[41]  《現(xiàn)代漢語祈使句研究》,袁毓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42] 《語言論》,高名凱,商務印書館,1995年。
[43] 《語言文字規(guī)范手冊》(增訂本),語文出版社編,語文出版社,1993年第2版.
[44] 《21世紀語言文字應用規(guī)范論析》,王建華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45] 《漢語規(guī)范史略》,李建國,語文出版社,2000年。
[46]《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現(xiàn)象》,徐杰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47]《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shù)理論》,鄧思穎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
[48]《喬姆斯基的形式語法》,石定栩著,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年。
[49]《句法理論概要》,宋國明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50] 《從施受關系到句式語義》,張伯江著,商務印書館,2009年。
 
3.期刊
《中國語文》、        《漢語學習》、       《語文研究》、
《語言教學與研究》、  《語言文字應用》、   《修辭學習》、
《語言研究》、        《當代語言學》、     《語文建設》、
《語言文字學》、      《語言科學》、       《古漢語研究》、
《漢字文化》、        《方言》、           《漢語學報》、
《中國社會語言學》、  《外語教學與研究》、  《世界漢語教學》、
《漢語言文字學》(人大復印資料)。
紹興文理學院

添加紹興文理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紹興文理學院考研分數(shù)線、紹興文理學院報錄比、紹興文理學院考研群、紹興文理學院學姐微信、紹興文理學院考研真題、紹興文理學院專業(yè)目錄、紹興文理學院排名、紹興文理學院保研、紹興文理學院公眾號、紹興文理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紹興文理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紹興文理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talkofages.com/sxwlxy/zypm_17835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