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藥劑學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蘇州大學考研分數線、蘇州大學報錄比、蘇州大學考研群、蘇州大學學姐微信、蘇州大學考研真題、蘇州大學專業(yè)目錄、蘇州大學排名、蘇州大學保研、蘇州大學公眾號、蘇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蘇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蘇州大學藥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獲取相應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試大綱、招考專業(yè)、招考目錄等等基本信息,這些內容是進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準備。考生可以從各院校的研招網進行查詢,每年的9月左右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計劃??忌鷳斪屑氶喿x相關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專業(yè)的名稱相近,內容也比較繁雜,容易混淆或遺漏,考生要仔細區(qū)分。另外各大考研網站的相應版塊也會有歷年的招生信息匯總,蘇州大學藥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內總結了各大院校的歷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詢和選擇。最后,考研派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Add 蘇州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藥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是考生獲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該網站會提供各種有關考研的資訊和內容,比如歷年的考研招生計劃、考試計劃、考試內容、考試大綱、考試政策、報錄比、錄取名單、復試名單、復試分數線、推免政策等等內容,蘇州大學藥劑學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是最為準確和官方的,是考生進行考研的信息主要來源,蘇州大學藥劑學的小編提醒各位考生要時刻關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切信息變動要以該網站提供的內容為主。蘇州大學藥劑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會公布研招辦以及各個院系的招生負責人電話,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可以打電話進行咨詢。最后,蘇州大學藥劑學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蘇州大學藥劑學考研參考書目
藥劑學系
發(fā)布者:金雪明發(fā)布時間:2016-01-04瀏覽次數:1804
 
藥劑學系概況
 
 
藥劑學系起源于1993年成立的藥劑學教研室,現由13名教師組成,包括5名教授、6名副教授和2名講師。經過二十余年努力,藥劑學系在腫瘤靶向制劑、緩控釋制劑、黏膜給藥系統(tǒng)、中藥新制劑等方向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階段性進展,多名教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及面上項目、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江蘇省高層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引進計劃等國家、省市人才計劃;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以及青年科學基金等10余項國家級項目;在Adv Mater、Nat Commun、JACS、ACS Nano、J Control Release、Biomaterials、Mol Pharm等高水平期刊上發(fā)表論文70余篇。
 
藥劑學系主要承擔《藥劑學》、《中藥藥劑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科研設計與論文寫作》、《醫(yī)用高分子材料》、《新藥研究與開發(fā)》、《健康與藥物通識》、《Pharmaceutics》、《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Physical Chemistry》等本科中英文班課程。此外,承擔了《現代藥物制劑與新藥研發(fā)》、《現代藥學基礎》、《Modern Pharmaceutics》、《Modern Pharmaceutics and Drug Discovery》等研究生及留學生教學課程。2005年,《藥劑學》課程入選校級精品課程。主編或參編《藥劑學》(科學出版社)、《藥劑學學習指導》(高等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藥劑學實驗指導》、《國外納米材料的研究進展及其在生物醫(yī)學中應用》、《藥物新劑型與新技術》、《生命科學類創(chuàng)新實驗訓練教程》、《健康與藥物通識》等教材或專著。目前,藥劑學系設有藥劑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2個制劑學公共平臺和9個開放性實驗室,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與科研提供了優(yōu)越的設施與條件。
 
 
 
藥劑學系全體職教師簡介
 
 
張學農,男,現為國家發(fā)改委價格評審中心專家成員、國家執(zhí)業(yè)藥師工作專家?guī)焓着脒x專家、中國藥學會藥劑學分會委員,江蘇省藥學會藥劑學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教育部、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江蘇省人事廳、科技廳和教育廳評審專家?!犊垢腥舅帉W》副主編,《中國藥物警戒》常務編委,《中國藥學雜志》。擔任Biomaterial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和Int J Pharm等期刊審稿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和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江蘇省社會發(fā)展項目等。申請發(fā)明專利10余項,授權6項。指導學生論文中,4篇江蘇省優(yōu)秀碩士論文,5篇獲蘇州大學優(yōu)秀碩士論文,1篇獲江蘇省高校本科畢業(yè)論文二等獎,2篇獲三等獎。獲江蘇省中醫(y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蘇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蘇州大學周氏科研獎2次,陳金榮生命科學獎3次。獲得2017年度蘇州大學“我最喜愛的老師”稱號。研究方向:緩控釋及靶向給藥系統(tǒng)、藥物新技術與新劑型。
 
陳華兵,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藥劑學系主任。2001年本科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獲得生物制藥工程博士學位。曾在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yī)學中心、東京大學材料工程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回國任蘇州大學藥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用于腫瘤成像和靶向治療的納米藥物載體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參與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1項;在Adv Mater,ACS Nano,JACS等高水平雜志發(fā)表通訊和第一作者論文3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10的論文18篇;作為副主編,參編《藥劑學》(科學出版社)。擔任《藥學學報》青年編委、《Sci Bull》和《Nanomaterials》雜志客座編輯、中國抗癌協(xié)會納米腫瘤學專業(yè)委員會青年主委。201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江蘇省“雙創(chuàng)人才”計劃項目,201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項目。研究方向:基于蛋白質的靶向性載體、光敏劑納米藥物載體。
 
崔京浩,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本科畢業(yè)于延邊大學藥學院,在韓國江原大學藥學院藥劑學專業(yè)獲得博士學位。在Angew Chem Int Ed Engl, J Control Release, Appl Mater Interfaces和Molecular Pharmaceutics等雜志發(fā)表論文4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科技部國家合作項目1項和參與新藥創(chuàng)制重大專項1項等?,F研究方向:基于DCs的免疫治療和黏膜給藥系統(tǒng)。
 
楊紅,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yè)于華西醫(yī)科大學藥學院,主要致力于利用納米技術與腫瘤靶向技術研究各類微粒給藥系統(tǒng),采用現有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或對其結構修飾改良性能后,制成包載藥物的特殊顆粒,產生靶向效應,改善藥物在體內的分布,發(fā)揮高效低毒的治療作用,或同時具有光熱、光動力等診斷和治療作用,也研究靶向免疫治療及其與靶向化療、靶向光熱等治療的協(xié)同作用。負責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負責完成新藥研發(fā)項目6項;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先進個人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2項;指導或共同指導學生在國家級、省級競賽中獲獎8項;以第一發(fā)明人申請發(fā)明專利11項,7項獲得授權;發(fā)表科研論文9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文章在Small、Biomaterials、Talanta、J. Microencapsulation等雜志發(fā)表;以第一作者發(fā)表教學研究論文11篇;主編人衛(wèi)版全國普通高校教材《生命科學類創(chuàng)新實驗訓練教程》、《健康與藥物通識》,共同主編《藥學學科綜合訓練教程》,另擔任8部全國教材及專著的編委,共編寫出版200余萬字。
 
劉密,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蘇黎世瑞士聯(lián)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ürich , ETH Zürich)藥學院藥劑系博士,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免疫系博士后,曾獲得哈佛大學醫(yī)學院Mary K. Iacocca Genetics/Immunology Fellowship和Mary K. Iacocca Fellowship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 commun等雜志發(fā)表論文多篇,擔任Biomaterials和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等期刊雜志審稿人。研究方向:癌癥免疫治療領域的藥物新劑型研究、I型糖尿病免疫治療領域的藥物新劑型研究。
 
曹青日,博士,蘇州大學藥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6年畢業(yè)于延邊大學藥學院,2004年獲韓國國立江原大學博士學位。2004至2009年,分別在韓國CJ集團藥物研究所和大熊制藥從事新藥研發(fā)工作,任高級研究員。2017年榮獲中國醫(yī)藥城第六批“113人才計劃”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項目,2018年獲得江蘇省“雙創(chuàng)計劃”科技副總項目。主持或參與十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二十多項企業(yè)技術攻關項目,積累了豐富的新藥研發(fā)和產業(yè)化經驗。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Molecular Pharmaceu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Drug Delivery等國內外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 論文30余篇。申請發(fā)明專利41項,15項已授權,多數專利在實質審查中。研究方向為新型納米制劑與緩控釋制劑,主要包括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口服吸收機制研究、腫瘤微環(huán)境響應型功能化碳納米載體的研究、緩控釋制劑和口腔速溶膜劑的研發(fā)。
 
韓亮,博士,特聘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yè)于復旦大學藥學院藥劑學專業(yè),獲得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優(yōu)秀成果(學位論文),2017年江蘇省“雙創(chuàng)博士”,蘇州大學優(yōu)秀青年學者等。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Small和Biomaterials等雜志以通訊或第一作者發(fā)表論文13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1項?,F研究方向:腦疾病靶向給藥系統(tǒng)。
 
程亮,博士,副教授。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藥劑學專業(yè),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Acta Biomaterialia、Pharmaceutical Research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等雜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論文7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F研究方向:肝疾病靶向給藥系統(tǒng)。
 
程麗芳,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0年博士畢業(yè)于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2015年于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藥學院進行訪問學者學術交流研究。在Molecular Therapy、ACTA Biomaterialia、Nanomedicine等雜志發(fā)表論文10多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江蘇省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1項、蘇州市科技計劃民生項目1項。現研究方向:靶向遞藥系統(tǒng)及相關分子藥劑學機制。
 
柯亨特,博士,副教授。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專業(yè),獲得2014年黑龍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5年蘇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緊缺高層次人才等。作為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Small、Theranostics等期刊發(fā)表論文13篇,他引500余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參編學術專著2項。現研究方向:可視化光治療納米藥物,多模態(tài)影像探針。
 
鄧益斌,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yè)于德國慕尼黑大學藥物技術與生物制藥專業(yè),2014年江蘇省“雙創(chuàng)博士”。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Small等雜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論文1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F研究方向:協(xié)同治療納米藥物。
 
劉揚,博士,講師。畢業(yè)于中國藥科大學藥劑學專業(yè)。主持省級、市級科研項目各1項,指導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及學生科研基金項目數項。主編《藥劑學實驗與指導》、《新藥研發(fā)》兩本教材。發(fā)表論文10余篇。研究方向:抗腫瘤藥物體內靶向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
 
游本剛,博士,講師。本科畢業(yè)于山東大學藥學院,碩士畢業(yè)于沈陽藥科大學藥劑學專業(yè),博士畢業(yè)于蘇州大學。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國內外論文30多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申請專利4項。研究方向:中藥新制劑及新劑型研究。
 
陳大為,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藥劑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主動給藥系統(tǒng)研究,功能性高分子載體研究,治療性基因遞送研究。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新藥研究基金項目”等多項重大科研課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已發(fā)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被Biomaterials , Acta Biomaterialia , Nanomedicine 等主流SCI雜志收錄100余篇;申報國家發(fā)明專利20項,研發(fā)國家級各類新藥32個;指導博士研究生40名、碩士生100余名。擔任國家科技部科技專項評審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新藥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制劑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lián)合會中藥新劑型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藥學會藥劑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客座教授
  張   強,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藥學院副院長
  李凡珍,藥學博士,教授,韓國江原大學藥學院
  村上正裕,藥學博士,教授,日本大阪大谷大學藥學部
  高田寛治,藥學博士,教授,日本京都藥科大學
  福森義信,藥學博士,教授,日本神戶學院大學藥學部
  堀切勇児,藥學博士,教授,日本大阪大谷大學藥學部
 
 
 
姓名
 
職務
 
辦公電話
 
辦公室
 
電子郵箱
 
張學農
 
教授
 
  
 
云軒樓1126
 
zhangxuenong@163.com、
 
zhangxuenong@suda.edu.cn
 
陳華兵
 
教授
 
  
 
云軒樓1331
 
chenhb@suda.edu.cn
 
崔京浩
 
教授
 
0512-65882077
 
云軒樓1326
 
jhcui@suda.edu.cn
 
楊紅
 
教授
 
 0512-65884630
 
云軒樓1229
 
yanghong@suda.edu.cn
 
劉密
 
教授
 
  
 
云軒樓1334
 
mi.liu@suda.edu.cn
 
曹青日
 
副教授
 
0512-69564123
 
云軒樓1327
 
qrcao@suda.edu.cn
 
韓亮
 
副教授
 
  
 
云軒樓1325
 
hanliang@suda.edu.cn
 
程亮
 
副教授
 
  
 
云軒樓1431
 
chengliang1983@suda.edu.cn
 
程麗芳
 
副教授
 
  
 
云軒樓1431
 
chenglifang@suda.edu.cn
 
柯亨特
 
副教授
 
  
 
云軒樓1333
 
htke@suda.edu.cn
 
鄧益斌
 
副教授
 
  
 
云軒樓1333
 
ybyi@suda.edu.cn
 
劉揚
 
講師
 
  
 
云軒樓1127
 
liuyang@suda.edu.cn
 
游本剛
 
講師
 
  
 
云軒樓1324
 
youbengang@suda.edu.cn
 
陳大為
 
教授
 
  
 
  
 
chendawei@syphu.edu.cn
 
年份 學校名稱 院系名稱 專業(yè)代碼 專業(yè)名稱 總分 政治/科目一 外語/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2014 蘇州大學 醫(yī)學部 100702 藥劑學 285 38 38 114 ——
 

100702藥劑學
01藥物新劑型與新技術
02生物藥劑學與臨床個體化給藥
03微粒與納米給藥系統(tǒng)
04中藥新劑型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23生物綜合或624藥學綜合
復試:1、藥劑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專業(yè)課綜合(筆試,各占50%)
2、綜合面試
不招收同等學力。
藥學綜合包括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
生物綜合包括生物化學和生理學
 

基本信息

專業(yè)名稱:藥劑學     專業(yè)代碼:100702     門類/類別:醫(yī)學     學科/類別:藥學

專業(yè)介紹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為例:藥劑學學科于2003年獲批為碩士學位授權點,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通過藥物制劑研究,培養(yǎng)藥學專業(yè)人才,建立了一支科研、教學相結合的技術骨干隊伍。2006年以安徽省中藥研究與開發(fā)重點實驗室和安徽省高校省級現代中藥重點實驗室為依托,整合學??萍假Y源并與省內知名中藥企業(yè)共同建成現代中藥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位點圍繞藥物制劑新技術新劑型研究、中藥新制劑新工藝研究、生物技術藥物新劑型新工藝研究、緩釋控釋制劑與生物藥劑學研究、臨床藥劑學研究、天然藥物與制劑藥代動力學研究等方向開展研究。學科現有半固體制劑研究室、中藥制劑提取室、中藥制劑新劑型與新技術研究室、干燥室、藥物新劑型與新技術(液體制劑)研究室、精密儀器室、液體制劑檢測室、藥物新劑型與新技術(固體制劑)研究室、固體制劑質量檢測室、生物技術藥物制劑研究室及生物技術藥物研究室等。
本學位點在堅持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以重大疾病、疑難病的防治藥為主線,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創(chuàng)制新劑型與新制劑,探索中藥制藥新技術。立足于學科前沿技術,通過高分子多孔膜的介孔特性將中藥活性成分或活性部位進行納米級分散,制備成微乳或溶膠等納米載藥系統(tǒng),研究納米粒徑與體內吸收、分布及靶向關系,建立納米藥傳輸系統(tǒng)的評價體系;采用固體分散及球晶造粒技術制備難溶性藥物緩釋微丸;開展中醫(yī)經典方的緩控釋新制劑的研究工作,并建立了相應的技術平臺。近3年來主持和承擔國家級和部局級科研項目等各類課題17項。其中獲省級科研成果1項,新藥證書7項,發(fā)明專利12項。
率先創(chuàng)建了中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納米化和球晶造粒技術研究平臺,實現了難溶性組分的高度分散,研制了口服葛根素、苦參素、丹皮酚微乳,葛根素和蜂膠納米粉體速溶顆粒劑,水飛薊賓微丸等。藥動學研究表明:葛根素微乳和葛根素納米粉體的生物利用度分別高達43%和51%,生物半衰期5-6小時,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已經申請了國家發(fā)明專利。以漢防己甲素為模型藥物,利用納米化技術和脂質體技術制備成肝靶向新制劑,并建立了肝靶向制劑的評價平臺。
率先將控釋技術應用到中醫(yī)經典方的研究中,進行了六味地黃或其加減方提取物的滲透泵型控釋制劑的研究,它既保留有中藥多成分多靶點同時作用的特點,又具備有現代藥物制劑的控釋功能。通過處方篩選與工藝優(yōu)化,初步實現了在同一體系中不同組成的均衡釋放,申請了國家發(fā)明專利――六味地黃或其加減方提取物的滲透泵型控釋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該項研究具國內領先水平。
針對重大疾病與疑難病,研制了防治腦血管病的參芍雙苷滴丸,并申報發(fā)明專利;自中藥藤黃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制成抗腫瘤一類中藥新藥―新藤黃酸凍干粉針,此項研究以2600萬轉讓我省生產企業(yè),為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實現了產學研一體化。
本學位點不僅為中藥制劑的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而且創(chuàng)建了中藥制劑新技術的研究平臺,研制了許多中藥新制劑,增加了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鑒于本方向技術的創(chuàng)新性和成果的突出性,所屬實驗室已被確定為安徽省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骨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115”現代中藥研發(fā)創(chuàng)新團隊。培養(yǎng)了大批博士、碩士人才,為我國中藥現代化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
導師團隊:王成永教授、胡容峰教授、桂雙英教授、陳衛(wèi)東主任藥師、徐維平主任藥師、張繼穩(wěn)研究員、夏倫祝主任藥師、高家榮主任藥師、孫備研究員、范魯雁主任藥師、汪興生副教授、汪電雷副教授、汪永忠副主任藥師等。
主要研究方向:1.藥物制劑新技術新劑型研究;2.中藥新制劑新工藝研究;3.生物技術藥物新劑型新工藝研究;4.緩釋控釋制劑與生物藥劑學研究;5.臨床藥劑學研究;6.天然藥物與制劑藥代動力學研究。

專業(yè)點分布

天津大學 河北醫(yī)科大學 山西醫(yī)科大學 內蒙古醫(yī)科大學 沈陽藥科大學 大連醫(yī)科大學 錦州醫(yī)科大學 延邊大學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 佳木斯大學 中國醫(yī)藥工業(yè)研究總院 海軍軍醫(yī)大學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工業(yè)大學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南京大學 徐州醫(yī)科大學 江蘇大學 浙江省醫(yī)學科學院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浙江工業(yè)大學 安徽醫(yī)科大學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福建醫(yī)科大學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 煙臺大學 濟南大學 山東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 河南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中南大學 南方醫(yī)科大學 中山大學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廣東藥科大學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 海南醫(yī)學院 陸軍軍醫(yī)大學 成都學院 四川大學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遵義醫(yī)學院 貴州醫(yī)科大學 云南中醫(yī)學院 空軍軍醫(yī)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yè)大學 蘭州大學 青海民族大學 新疆醫(yī)科大學

專業(yè)學院排名

1007 藥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參評3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04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23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A+
2 10316 中國藥科大學 A+
3 10001 北京大學 A
4 10163 沈陽藥科大學 A
5 10335 浙江大學 A
6 10246 復旦大學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8 10422 山東大學 A-
9 10558 中山大學 A-
10 10610 四川大學 A-
11 90030 第二軍醫(yī)大學 A-
12 10025 首都醫(yī)科大學 B+
13 10226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 B+
14 10251 華東理工大學 B+
15 10285 蘇州大學 B+
16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B+
17 10486 武漢大學 B+
18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19 10533 中南大學 B+
20 90032 第四軍醫(yī)大學 B+
21 10055 南開大學 B
22 10062 天津醫(yī)科大學 B
23 10159 中國醫(yī)科大學 B
24 10183 吉林大學 B
25 10312 南京醫(yī)科大學 B
26 10337 浙江工業(yè)大學 B
27 10366 安徽醫(yī)科大學 B
28 10459 鄭州大學 B
29 10573 廣東藥科大學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B
31 12121 南方醫(yī)科大學 B
32 10089 河北醫(yī)科大學 B-
33 10162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B-
34 10184 延邊大學 B-
35 10228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B-
36 10315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B-
37 10343 溫州醫(yī)科大學 B-
38 10384 廈門大學 B-
39 10559 暨南大學 B-
40 10631 重慶醫(yī)科大學 B-
41 10760 新疆醫(yī)科大學 B-
42 10063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 C+
43 10161 大連醫(yī)科大學 C+
44 10291 南京工業(yè)大學 C+
45 10295 江南大學 C+
46 10299 江蘇大學 C+
47 10313 徐州醫(yī)科大學 C+
48 10344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C+
49 10541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C+
50 10598 廣西醫(yī)科大學 C+
51 10660 貴州醫(yī)科大學 C+
52 10730 蘭州大學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學 C
54 10114 山西醫(yī)科大學 C
55 10403 南昌大學 C
56 10441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C
57 10560 汕頭大學 C
58 10570 廣州醫(yī)科大學 C
59 10633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C
60 10661 遵義醫(yī)學院 C
61 10678 昆明醫(yī)科大學 C
62 11066 煙臺大學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學 C-
64 10247 同濟大學 C-
65 10369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C-
66 10427 濟南大學 C-
67 10472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C-
68 10507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C-
69 10572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C-
71 11065 青島大學 C-
72 11079 成都學院 C-

藥劑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710藥學基礎綜合(一)
(注:各大院校的考試科目有所不同,以中國藥科大學為例)
 
藥劑學考研參考書:
100702藥劑學  _ 01藥物新制劑、新劑型與新技術 _ 02藥用高分子材料與靶向制劑 _ 03緩控釋制劑與微粒載藥系統(tǒng) _ 04新釋藥系統(tǒng)與生物藥劑學  _ 05新釋藥系統(tǒng)與生物大分子遞藥系統(tǒng) 
初試: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 710藥學基礎綜合(一)
復試:物理化學和藥劑學綜合(帶計算器)(筆試),比重分別占30%和70%。
710藥學基礎綜合(一)  分析化學部分:  1.《分析化學》孫毓慶主編,科學出版社,第二版。 2.《分析化學習題集》孫毓慶、胡育筑主編,科學出版社,第二版。
有機化學部分:  1.《有機化學》陸濤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七版。 2.《有機化學》王積濤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第三版。  3. 《有機化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陸濤等主編,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三版
生理學部分:  1.《人體解剖生理學》郭青龍、李衛(wèi)東主編,中國醫(yī)學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8月。  2.《生理學》姚泰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化學部分:  《生物化學》吳梧桐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六版。  物理化學和藥劑學綜合  《藥劑學》崔福德主編,第五版。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梁文權主編,第二版。 《藥用高分子材料》鄭俊民主編,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物理化學》候新補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五版。
 
藥劑學專業(yè)研究生就業(yè):
藥物制劑專業(yè)就業(yè)方向
藥物制劑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可在藥物制劑和與制劑技術相關聯(lián)的領域從事研究、開發(fā)、工藝設計、生產技術改進和質量控制等方面工作。就業(yè)崗位:藥物制劑研究員、制劑研究員、藥物分析、藥品研發(fā) 銷售人員、生產工藝員、藥物制劑、藥物制劑研發(fā)人員、藥物制劑項目經理、制劑工藝研究員、研發(fā)人員、藥品研發(fā)、制劑研發(fā)人員等。
藥物制劑專業(yè)就業(yè)前景
藥學專業(yè)在專業(yè)學科中屬于醫(yī)學類中的藥學類,其中藥學類共10個專業(yè),藥學專業(yè)在藥學類專業(yè)中排名第1,在整個醫(yī)學大類中排名第2位。針對藥學專業(yè),招聘企業(yè)給出的工資面議最多,占比90%;0-2年工作經驗要求的最多,占比34%;大專學歷要求的最多,占比47%?!〗刂沟?2013年12月24日,35857位藥學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平均薪資為 3108 元,其中應屆畢業(yè)生工資3082元,0-2年工資4090元,3-5年工資4293元,8-10年工資6000元。

藥劑學考研學校:比較好考的大學有三峽大學、武漢工業(yè)學院、重慶理工大學、徐州醫(yī)學院、遼寧醫(yī)學院、沈陽化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學科建設比較好的大學可以參考以下藥劑學考研學校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評估結果
1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A+
2 中國藥科大學 A+
3 北京大學 A
4 沈陽藥科大學 A
5 浙江大學 A
6 復旦大學 A-
7 上海交通大學 A-
8 山東大學 A-
9 中山大學 A-
10 四川大學 A-
11 第二軍醫(yī)大學 A-
12 首都醫(yī)科大學 B+
13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 B+
14 華東理工大學 B+
15 蘇州大學 B+
16 中國海洋大學 B+
17 武漢大學 B+
18 華中科技大學 B+
19 中南大學 B+
20 第四軍醫(yī)大學 B+
21 南開大學 B
22 天津醫(yī)科大學 B
23 中國醫(yī)科大學 B
24 吉林大學 B
25 南京醫(yī)科大學 B
26 浙江工業(yè)大學 B
27 安徽醫(yī)科大學 B
28 鄭州大學 B
29 廣東藥科大學 B
30 西安交通大學 B